学习,是成长发展的不竭动力

创建时间:2021-09-06 16:35

学习,是成长发展的不竭动力

——杨立功卓越校长工作室研修活动心得体会

保亭海之南实验学校  宋正茂

2021年8月27-28日,我作为杨立功卓越校长工作室的成员之一,非常荣幸地参加了开班仪式及研修活动,聆听了各位教育专家、名校长的专题讲座,受益匪浅,感悟颇多。

27日下午举行了开班的揭牌仪式。接着听取了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张俊华教授关于《教育变革与领导力的提升》的讲座。主要内容有:

一、领导的内涵

1.领导的核心元素:追随者、影响力、权力/魅力、目标、合作、坚韧。

2.领导与管理的异同。

3.领导与管理的共同点:运用权力、施加影响、与人合作、鼓舞群体、授权群体、完成目标。

4.什么是领导力?包括:前瞻力、决策力、执行力、影响力、学习力、创造力等

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要具备一些基本和核心的素质才能胜任领导职务和从事领导活动,领导力也才能可持续发展和提升。

二、教育领导者的基本素质

1.广阔的视野。视野是对未来美景和蓝图的一种精神勾勒;胸怀天下;博采众长;在学习中超越他人;在借鉴中建构自我。

2.宽厚的胸襟。这种胸襟至少包括四种品质:一是心胸宽阔,二是为人厚道,三是克己复礼,四是包容异己。

3.积极的心态。心态是对人事的一种稳定的精神状态;积极心态就是在具有道德,情感,知识,审美,健康等全面人格的前提下拥有的一种自强,知足,感恩的心境。

4.法治的精神。依法治理一个极其重要的特点就是教育领导者不能凭个人的好恶或主观臆断来行事,而权力则不至于被滥用。知法,守法,普法应该是教育领导者应该具备的法治精神 。

5.规范的操守。一是为人之道,廉洁与公正。古人云: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明,廉则威。二是为政之德,立德、立公、立言的“三立”。三是处世之本。“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岂能尽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世事我必抗争,成败不必在我”。

6.渊博的知识。知识的三大功能:一是知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二是知识就是财富,是人获得精神财富的重要源泉,是人精神世界的重要支柱。三是知识可以改变生命个体的命运,可以提升生命个体的质量,可以提升生命个体的品格。

7.专业的能力。思维的能力、法治的能力、领导的能力、学习的能力、创新的能力。

8.健康的体魄。首先要有健康的身体;其次要有积极的心态;第三要有愉悦的精神。只有三者结合才能展示教育领导的精气神。健康靠内炼:反求诸己、内化外显 、知行合一。

三、提升领导力的方式

1.阅读:博览群书;

2.阅历:纵横天下;

3.实践:知行合一;

4.智慧:审时度势。

28日上午听取了王标教授的《夯实校本教研,助推教师专业成长》讲座,主要内容为:

一、校本教研内涵与特征

(一)校本教研的内涵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具体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学行动研究活动。

(二)校本教研的基本特征。

1.基于学校。学校是教育的主体,是教学行为研究的基地,其含义为:①校长是校本研究的第一责任人,校本教研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抓手。②学校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参与教学研究是所有教师(而不只是少数人员)的权力和责任。学校就是研究中心,课堂就是研究阵地,教师就是研究员。

2.在学校中。学校发展是在学校中进行的,它不能靠简单移植,复制,而是要靠学校的自我觉醒、自我努力、自我提升。校本教研植根于学校的教学活动,贯穿于学校教学活动的过程,并为所有的教师所体验、所认同,其研究的成果将逐步沉淀为学校的特色、传统和文化。

3.为了学校。校本教研直接目是为了改善学校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三)校本教研的价值。

1.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

2.有利于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有针对性地解决教育问题。

3.有利于营造独特的学校文化,打造特色学习。

二、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

(一)自我反思

1.自我反思的内涵。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自我反思是教师与自我的对话,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是校本教研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活动形式 。

2.自我反思的内容。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效果……

3.自我反思的方法。教学日记、经验总结、教育叙事

总之,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条通道!

(二)同伴互助

1.同伴互助的内涵。同伴互助是教师与同行的对话,是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它是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

2.同伴互助的类型。组织型,自发型。

3.同伴互助的方法。对话,协作,帮助。

(三)专业引领

专业引领的实质: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 的指导,是两者之间的对话、互动。

1.专业引领的内涵。专业引领主要是指各层次的专业研究人员对校本教研的介入。

2.专业引领的方式。教师自觉学习理论(隐性专业引领);专家进校指导(显性专业引领)。

3.专业引领的形式。学术专题报告、讲座;教学现场指导共同备课(设计)、听课(观察)、评课(总结);共同课题研究。

只有充分地发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各自的作用并注重相互间的整合,才能有效地促成校本教研。

三、校本教研的主要类型

(一)学习型教研

1.教师学习的意义。指导学生更好学习;提高教学效率;提高自身素质。

2.教师学习的途径。读书,读图(影),读文,读景,读网。

(二)教学型教研

1.教学型教研的内涵。教学型教研以教为着眼点,研究直接服从服务于教学的需要。这种研究一般以 “ 课例 ”。

2.教学型教研的表现形式。教学型教研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活动方式多以个体反思及同伴成员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要方式。

3.教学型教研的活动方式。课例研究;说课、听课、评课。

(三)研究型教研。

1.研究型教研的问题来源。来源于教育实践;来源于教育理论。

2.研究型教研选题的要求。价值性,现实性(实践性)与科学性,具体明确,创新性,可行性。

3.研究型教研选题的表述。表述应完整,表述应清晰、具体,避免价值评价。

4.研究型教研课题方案的设计。

(1)课题方案的内容。①研究什么;②为什么研究;③如何研究;④研究结果。

(2)课题方案的结构。①课题名称;②问题的提出;③研究的依据与假设;④研究的对象与方法;⑤研究的目的;⑥研究的内容;⑦研究的进度步骤;⑧研究的条件;⑨研究的成果形式。

5.研究型教研课题成果的表述。

(1)学术论文的主要内容。①题目;②摘要;③引言;④正文;⑤结论与讨论;⑥引文注释与参考文献

(2)教育调查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①题目;②前言;③正文(调查结果);④结论与建议;⑤附录

(3)教育实验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①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假说;②实验的方法与步骤;③实验结果;④实验结论与讨论;

四、校本教研的基本过程

(一)计划

1.发现问题、明确问题、分析问题;

2.制定计划

(二)行动

实施行动阶段既包括对已有计划的执行,也包括对行动的观察与调节。在具体的情境中,教师常常是一边行动、一边观察、一边调整,将教育行动指向问题的解决。

(三)观察

观察是修正计划、确定下一步行动的前提条件。观察主要指对行动过程、结果、背景以及行动者特点进行考察。

(四)反思

反思是 对行动发生过程的记录、发现、调整等过程的回顾、总结来实施对研究的监控和梳理。反思是一个螺旋圈的终结,又是过渡到另一个螺旋圈的中介。

五、开展校本教研的建议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本教研

1.换脑子——引发头脑风暴。

2.结对子——推动学习交流。

3.架梯子——加强专业引领。

4.搭台子——构建展示平台。

5.压担子——促进骨干成长。

(二)学校领导和教师转变教研理念

1.教学即研究——在行动中研究。

2.问题即课题——在研究中学习。

3.成长即成果——在学习中成长。

(三)教师应树立三种意识

1.问题意识;2.学理意识;3.方法意识

通过此次研修学习,主要心得体会有三:

一是高度重视学习——“勤学、勤思”。首先,要勤学。不仅自己带头学习,更要带领全校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劲头,大幅提升教师素质。其次,要勤思。学校的工作千头万绪,每一项工作都非常重要,但要有选择,一定要考虑是不是让学生终生受益的!”“让学生终生受益的”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定为“办真正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教育”。

二是善于培养队伍——“勤教”。着力做好“慎用、勤教、严绝”这些工作。学校实施项目管理,明确分工,每月跟进一个行政工作,教会下属处理每一件事情,怎样有效落实工作;每学期跟进一个学科,了解学科发展的瓶颈问题,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三是努力发展教师——搭建平台。搭建教师“听” “说”“读”“写”学习平台;搭建“帮”“磨”“赛”研训平台;采取“师徒结对”“课堂视导”“同级赛课”“名师名课”等举措,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实行教师绩效考评,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2021年9月4日